甘延壽(?一公元前25年),字君況,北地郡郁郅(今慶陽市慶城縣)人。從小力大無比,喜歡騎射練武,后參加隴西、天水、安定、北地、上郡、西河等郡良家子弟組成的羽林軍,為皇帝侍駕護衛(wèi)。甘延壽很有力氣,投石塊、舉重物一般人都趕不上他;輕功也很好,據(jù)說能逾越御林軍駐地的樓臺、閣亭,在與其他軍士徒手搏斗時,沒有人能勝過他,由于武藝高超在
武弁比試中選拔進入期門軍,“以材力”受到皇帝喜愛和寵幸,遷為郎官。不久又遷遼東太守,曾因事被免官。后經(jīng)車騎將軍許嘉鼎力推薦,擔(dān)任郎中和諫議大夫。后出使西域,就任都護騎都尉,與副校尉陳湯共同鎮(zhèn)守烏壘城。其時匈奴邱支單于以大國自居,屢犯烏孫,干擾朝廷,侮辱漢使,甘延壽義憤填膺,不動國內(nèi)一兵一卒,不費朝廷一粒一粟,聯(lián)合西域友好諸國的兵將4萬步騎,從南北兩路向郅支單于發(fā)起進攻。由于得到西域諸多少數(shù)民族部落支持,很快攻占了康居國都,誅殺了匈奴郅支單于,從而名震西域。
早在漢宣帝時期,匈奴內(nèi)亂,五單于爭立,分裂為南北兩部。南匈奴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,漢發(fā)兵護送呼韓邪單于回歸舊地。北匈奴郅支單于被迫西遷,兼并呼偈、堅昆、丁令三國,重建都城。漢元帝初元四年,郅支單于殺害漢朝使者谷吉,自知負(fù)議,又聞呼韓邪強盛,遂西奔康居,威脅康居多次借兵出擊烏孫,又派譴使者逼迫闔蘇、大宛諸國進貢。漢朝三次派遣使者求取谷吉等尸首,均遭困辱,驕嫚不羈。
漢元帝建昭三年(公元前36年),西域都護鄭吉已年老多病,要求退休,朝廷就派甘延壽、陳湯二人出鎮(zhèn)烏壘城。甘延壽任西域都護騎都尉,陳湯任副校尉。陳湯是個文人,“沉勇有大慮,多策謀,喜奇功”,建議征發(fā)屯田吏士和烏孫眾兵,直指匈奴郅支城下,使其敗則無處躲逃,守則不足自保,“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”。甘延壽認(rèn)為是良策,但要先奏明朝廷同意后再實施。陳湯又勸說:“大策非凡人所能理解,如讓公卿朝議,肯定不會聽從,反而壞事。”甘延壽猶豫不決,又久病不起。陳湯便乘機矯制,獨自征發(fā)烏孫諸國大兵及車師屯田吏士出征,延壽驚聞阻止,陳湯大怒,按劍叱責(zé),延壽只好服從。漢胡兵合計四萬余人,延壽一面上疏朝廷,一面部署征伐。即日共置六校,引軍分行,三校從南道逾蔥嶺徑入大宛,三校由部護率領(lǐng),從溫宿國發(fā)兵,由北道入赤谷,過烏孫,涉康居界,至闐池西,打敗康居副王抱闐部數(shù)千騎兵,圍困攻破郅支都城,斬殺郅支單于及閼氏、太子、名王以下1518人,生俘145人,降虜千余人,一舉平定北匈奴。
在投降的胡軍里面有一部分羅馬將士,這是怎么回事呢?公元前53年(西漢甘露元年),羅馬帝國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統(tǒng)率7個兵團,約4萬多人對安息(今伊朗一帶)發(fā)動了侵略戰(zhàn)爭,史稱“羅馬軍東征”。這支以擅長劍術(shù)和“方塊陣”作戰(zhàn)著稱的軍隊,出奇制勝,所向無敵,很快推進到卡樂萊(今敘利亞的帕提亞)地區(qū)。后來,不可一世的羅馬軍團與漢軍作戰(zhàn)失利,幾乎全軍覆沒??死K的長子普布利烏斯率領(lǐng)千余人投靠郅支單于,成其守城、布陣的主力,所以郅支單于所筑的城防和布置的陣勢帶有羅馬帝國的風(fēng)格。這次戰(zhàn)役,羅馬人又被漢軍俘獲,漢朝廷為了安置他們,在今河西走廊的永昌縣境內(nèi)專門修建小城供他們居住生息,至今那里還有羅馬軍人的后裔。
大戰(zhàn)告捷,甘延壽、陳湯上疏朝廷奏明原委?;爻笳摴π匈p時,因為中書令石顯嘗欲以其姐許配延壽,延壽不娶而挾嫌報復(fù),丞相、御史也惡其矯制,都不同意獎勵陳湯。因“湯素貪,所鹵獲財物入塞多不法?!笔@、匡衡以為甘延壽、陳湯擅自興師矯制,幸得不誅,如再加爵食邑,恐后繼者效尤。漢元帝內(nèi)心很想嘉獎甘延壽和陳湯,而難違丞相匡衡和石顯之議,議久不決。宗正劉向認(rèn)為,僅以功過相抵對待甘延壽和陳湯是不公平的。于是上疏“郅支單于困殺使者吏土以百數(shù),事暴揚外國,傷威毀重”,“兩城都護延壽、副校尉湯”,“總百蠻之君,攬城郭之兵,出百死,入絕域,遂蹈康居,屠五重城,搴歙候之旗,斬郅支之首,縣旌萬里之外,揚威昆山之西,掃谷吉之恥,立昭明之功,萬夷懾伏,莫不懼震。呼韓邪單于見郅支已誅,且喜且懼,鄉(xiāng)風(fēng)馳義,稽首來賓,愿守北,累世稱臣。立千載之功,建萬世之安,群臣大勛莫大焉?!币恕白饘櫨粑?,以勸有功?!眲⑾?qū)iT評析掃除郅支的艱難以及意義,并與歷代功臣名將進行類比,引經(jīng)據(jù)典加以論證,闡明自己的觀點。
此呈正合元帝之意,于是便下詔書說“今延壽、湯睹便宜,乘時利”,“誅討郅支單于,斬獲其首,及閼氏貴人名王以下千數(shù)。雖逾義干法,內(nèi)不煩一夫之役,不開府庫之臧,因敵之糧以贍軍用,立功萬里之外,威震百蠻,名顯四海。為國除殘,兵革之原息,邊境得以安。然猶不免死亡之患,罪當(dāng)在于奉憲,朕甚閔之!其赦延壽、湯罪,勿治?!痹t令公卿議封,匡衡、石顯仍堅持已見。元帝就沒再猶豫,封延壽為義成候,賜陳湯爵關(guān)內(nèi)候,食邑各三百戶,加賜黃金百斤。拜延壽為長水校尉,陳湯為射聲校尉。
后來,甘延壽遷城校門尉,護軍都尉,卒于官。王莽為安漢公秉政,為篡漢需要,想誣陷皇太后,以討郅支功尊元帝廟稱高宗。以甘延壽、陳湯前功大賞簿,乃益封延壽之孫甘遷一千六百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