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介子(?一公元前65年),北地郡義渠縣(今慶陽市寧縣)人。少時聰穎好學(xué),心存大志,豪邁勇武,習(xí)文練武,立志報國。當(dāng)時,匈奴屢犯邊境,虜掠人畜、財物,傅介子對此極為憤慨,決心棄文習(xí)武,逐鹿疆場。一日,傅介子飲酒時甩掉酒杯,感嘆道:“大丈夫應(yīng)當(dāng)馳騁疆場,立功絕域,怎做閑散文人呢?”于是棄文從軍,后因軍功為官。
早在漢武帝征和元年(公元前92年),樓蘭國王死,匈奴急送質(zhì)子(充當(dāng)人質(zhì)的王子)安歸回國繼承王位。安歸因此傾向匈奴,與漢朝為敵,先后攻殺漢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多人,又殺害大宛、安息等國派到漢朝來的使者,使?jié)h朝與西域的交往因此斷絕。不久,龜茲國貴族又攻殺漢朝派駐輪臺的屯田校尉賴丹。漢昭帝(劉弗陵)元鳳年間,傅介子以駿馬監(jiān)出使大宛(今蘇聯(lián)費爾干納盆地),漢昭帝和大將軍霍光讓他路過樓蘭和龜茲時,詰查樓蘭(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羅布淖爾西北)、龜茲(今新疆庫車縣一帶)謀殺漢吏、虜掠人畜的罪責(zé)。傅介子據(jù)理交涉,兩國國王表示臣服,傅介子遂去大宛。返回時他又到龜茲,龜茲國人告訴他,匈奴使者從烏孫國回到這里,傅介子聞訊后便率領(lǐng)吏士誅殺匈奴使者?;爻嗝髑闆r,詔拜中郎,遷為平樂監(jiān)。然而傅介 子深知樓蘭不滅,邊境不寧,總覺心患未除,于是對大將軍霍光說,樓蘭、龜茲王反復(fù)無常,如不誅除,就不會震懾西域。上次經(jīng)過龜茲時,得知其王淺近隨和,容易得手,請求前去刺殺,以威示諸國?;艄庹J(rèn)為,龜茲太遠(yuǎn),還是選擇樓蘭王實施。于是奏請皇帝,派造傅介子以賞賜為名,攜黃金錦繡再度出使西域。樓蘭王介意不近,介子無奈返回,抵達(dá)邊界時,卻故亮行篋,戍卒回報樓蘭王。番王貪漢物,遂準(zhǔn)介子進(jìn)宮,以便商榷。當(dāng)樓蘭王應(yīng)邀入帳,赴宴時,介子趁機殺死樓蘭王,另立漢朝的侍子、安歸之弟尉屠耆為王,安撫樓蘭居民,并改樓蘭國名為“鄯善”,從此邊境安寧。傅介子攜帶著樓蘭國王的首級回到漢朝庭,公卿、將軍們都佩服他勇敢機智,為維護(hù)大漢王朝天威立了大功,漢昭帝詔封他為義陽候、食邑七百戶。傅介子以百人入虜廷,取番王首級,膽略過人,備受世人推崇,被譽為“孤膽英雄”。
漢宣帝元康元年(公元前65年),傅介子卒,葬于慶陽城西原石馬坳。明正德年間,游擊將軍張桓立碑敬題“漢義陽侯傅介子之墓”,碑文由吏部郎中姑蘇都穆書寫。明代大文豪、邑人李夢陽在其《華池雜記》中也寫道“不窋陵,慶陽東山;傅介子墓,西山?!痹趹c城縣縣城北大街東面,有條短巷,原名“傅介子巷”,人們簡稱“傅家巷”。據(jù)推測有3種可能:一是傅介子祖宅;二是傅介子出生地;三是傅介子生前家居此地。這個“傅家巷”的名稱一直流傳到20世紀(jì)50年代,以后修建慶城縣賓館時被拆毀。另外,寧縣良平鄉(xiāng)傅家村有傅介子祠,據(jù)說還有家譜證明村上的傅姓人家與傅介子為同族;西峰區(qū)的傅家老莊、傅家地莊等處,傅姓人家都說與傅介子有關(guān)。
傅介子去世后,他的兒子傅敝有罪不能繼承候位,并將食邑也取消了。到了漢平帝元始元年(公元1年),朝廷大封功臣,又封傅介子曾孫傅長為義陽候。王莽篡權(quán)敗亡后,才停止封賞。